每日诵读 | 王维集 第113期_经典_国家图书馆_唐人
经
典
焕
新
生
童
心
诵
古
韵
每
日
诵
读
童心诵古韵,经典焕新生
欢迎小朋友们来到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《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》每日诵读栏目,今天由“小小领读员”于海生为大家带来百部经典中的《王维集》。
展开剩余76%王 维
王维,字摩诘,名与字都取自深通大乘佛法的居士维摩诘之名。他是盛唐边塞诗的先驱,是我国古代山水诗的艺术大师,因此唐代宗称他为“天下文宗”。
王维今存诗374首,文70篇,按题材划分,主要有以下四类:一为歌咏从军、边塞和侠士的诗篇;“二为抨击社会的不合理现象、抒发内心的不平以及言志抒怀之作;三为表现友情、亲情、闺思、宫怨、爱情等的诗歌;四为山水诗(包括山水行旅诗与山水田园诗)。
送沈子归江东[1]
杨柳渡头行客稀,罟师荡桨向临圻[2]。
唯有相思似春色,江南江北送君归[3]。
注释
[1]江东:见卷五《送丘为落第归江东》注[1]。“子”,麻沙本、元本、凌本等作“子福”。“归”,《万首唐人绝句》卷四、《唐诗品汇》卷四八作“之”。
[2]罟(gǔ)师:渔人,此处指船夫。临圻(qí):临近曲岸之地。《文选》谢灵运《富春渚》:“溯流触警急,临圻阻参错。”李善注:“《埤苍》曰:‘碕,曲岸头也。'碕与圻同。”此处疑即承谢诗之意,借指富春地区。又高步瀛《唐宋诗举要》曰:“此诗临圻当是地名,故云向。”“圻”,《万首唐人绝句》作“沂”。
[3]“江北”,宋蜀本作“北去”,据麻沙本、元本、明本等改。
点评
本诗为唐代送别诗中的名篇,近人沈祖棻《唐人七绝诗浅释》说:“‘杨柳’点明节候,暗示别情,并关合下文‘春色’。三四句写沈子福已走之后,自己临流极目,惟见一片春色,遍于江南江北,遂觉心中相思的无穷无尽,恰似眼前春色之无边无际。自己虽然无从和他同去,但此相思之意,始终相随,一如春色之无所不在。诗人奇妙的联想,即景寓情,妙造自然,毫无刻画痕迹,不但写出深厚友谊,而且将惜别时微妙的、难以捕捉的抽象感情,极其生动地表达出来,成为可见可触的形象。”所评极是。明周明辅日:“末一语情生景,幻甚。”(《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·七绝》)三、四句写送别者之深情,确乎构思神妙,情中含景,余蕴无穷,它不禁使读者想象到,沈子南归途中所见到的春色,无不染上友人的相思之情,似乎那“相思”已化为无处不到的“春色”,“春色”变成了绵长无尽的“相思”。在这里,情与景已融成一片,了无缝隙。
本诗虽写别友情怀,却并不低回、伤感,而具有一种与盛唐的时代气氛息息相通的爽朗明快的基调,也值得我们注意。
内容来源
本篇中出现的原文、注释、意思、点评内容均选自《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:王维集》。
欢迎小朋友们前往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二层《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》专题图书展示区阅览该书。
发布于:北京市
